在“万物皆媒”的时代浪潮中,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拉近了各方距离。一部手机,一场直播,正悄然架起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,让远方化作触手可及的现实。当指尖轻触屏幕,山川湖海、古城村落、烟火市井如画卷般徐徐展开,这便是《足迹中国》栏目赋予大众的“云游”体验。
这档由河北社群云传媒有限公司匠心打造的纪实栏目,自诞生之日就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使命与社会责任,以脚步丈量山河,用镜头定格风情,在数字洪流中开辟出一条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蹊径,在乡村振兴蓝图中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在足迹中国栏目的镜头下,各个城市不再是地理坐标上的简单标注,而是化作了鲜活的历史文化符号。从孔子故里曲阜的千年文脉,到北大荒黑土地的知青记忆;从江南水乡的苏绣丝线,到西域丝路的驼铃回响,每一帧画面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乡土情怀。
栏目发起人、创始人兼主播郭朕疆,通过陪伴式讲解,让观众得以沉浸体验那份来自远方的温暖与感动。这种“云游中国”的方式,不仅打破了时空的限制,更让无数因身体、工作原因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们,也能通过屏幕感受到祖国的壮丽山河和丰富文化。
其受众群体广泛而多元,尤其深受5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、旅游爱好者及养生爱好者的喜爱。他们每日通过手机,依赖微信、短视频平台等渠道,热衷于分享养生内容和旅游视频。
足迹中国栏目精准把握这一群体的心理需求与实际障碍,通过亲切的讲解风格及革命老区故事的集体记忆共鸣,成功吸引大量忠实粉丝。这些观众在享受“云旅游”乐趣的同时,也找到了弥补年轻时未实现旅游梦想的新途径,更在社交圈中找到了共同的话题与归属感。
若说文化是足迹中国栏目的根脉,乡村振兴便是其生长的土壤。栏目深谙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的含义,足迹所至,不仅聚焦人、物与土地的故事,更通过“乡土好物”板块,深入挖掘并推广优质农产品,助力农民增收,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在新疆和田,红枣种植的历史与电商助农的结合,让优质农产品走出戈壁;在东北五常,镜头下的嫩绿秧苗逐渐长成金黄稻穗,体悟到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不易;在贵州苗寨,银饰锻造的非遗技艺则被赋予现代市场的期盼。
560余集精彩内容、投入资金超千万元、足迹遍布多个省市……一串串数字的背后,是栏目对“一山一水一城一品”理念的践行,始终坚持用朴素的镜头语言,讲述厚重的中国故事。让文化不再束之高阁,能够在现代技术中焕发新生,并反哺于当地民众。
驻足远眺,足迹中国栏目的镜头还在不断延伸。未来,它将从三江源的源头到雪域高原的巅峰,从闽南古厝的斑驳墙影到边疆小镇的烟火气息,继续用脚步丈量未至之境,探寻文化根脉。
在这个过程中,《足迹中国》将继续作为行走的文旅课堂,助力乡村振兴的传媒典范,用文化的力量照亮前行之路,让更多的人在“云游”中感受祖国的壮丽与美好。